欧盟对中国车出口加关税开始生效
七月五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增加关税开始生效!这就意味着,经历了漫长时间对中国电动车调查以及不合理增加关税的制裁性做法,已经开始正式实施。
面对欧盟众多不合理制裁,这一次更让人们难以想象的是,制裁搞出了分阶段、分层次,甚至分企业来进行。其增加的比例,让人感觉有些眼花缭乱的同时,也让人们对其背后的居心叵测感到不可思议!这就引来了包括欧盟一些当事国、当事企业的反对,也出现了国内企业的质疑与据理力争,尽管如此,但加征关税还是开始生效了。这就需要,国内企业在努力应对的同时,更要正确认识加征关税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这才是知己知彼的关键!
毕竟,欧盟从调查开始,就已经将制裁问题划分得很细、使其影响也不可限量。而最明显的就莫过于,后续推出的加关税法案,已经直接影响到国内汽车出口。这就需要认真研究与了解欧盟提出制裁的真正原因,并进一步分析制裁结果可能造成的一系列影响,这才能做到心里有数的同时,而不至于被欧盟方面牵着鼻子走!
欧盟调查与制裁,为何能引发行业乱象
作为制约新崛起中国电动车的一种杀手锏,欧盟的调查与制裁显然是蓄谋已久的。其中,令人有些不可思议的是,新制裁一上来就是分层次地进行,这让刚刚建立起出口优势的中国自主车企,确实有些措手不及。不仅容易使我们自乱阵脚、更会为以后的出口形成不可预知后果埋下伏笔,这不能不说,欧盟这一招有些心狠手辣!
制裁的分层次,显然是将我们的车企列出三六九等,也是按照在欧盟市场的占比划分出轻重缓急。以此为标准,将这一次对中国车企的加关税比例,暂时分出了许多档。其中,既有比亚迪要加征的17.4%这一档;也有吉利汽车要加征的19.9%这一档;更有上汽要加征的37.6%这一档,就人为的制造出所谓的不平均,意在让我们国内先大家防着大家的制造、大家防着大家的出口!总之,就是想让我们自己先自乱阵脚,然后再去实施他们更不可告人的计划!
而自从欧盟的调查出台以后,国内在企业间的不信任、相互挖墙角、指责、拆台现象就不断出现!一些车企间的矛盾,也从过去的暗杠,到了现在的明打明的掀桌子,这样的做法不仅容易掉入欧盟设好的圈套,更会在揭短频繁的情况下,让对方抓住把柄。别的不说,仅一个模凌两可的双标问题,就已经成了被各方挂在嘴边的口实!自然会让汽车出口因此受到连累!
走出去受到的影响靠啥来弥补
其实,针对欧盟的调查,虽然再进一步执行之中,但也存在着许多更复杂问题,这就给国内车企带来了众多的新挑战。虽然说,应对来自欧盟的制裁,我们早有防范与准备,但也需要更有具体来解决问题办法,才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如应对关税的合资建厂、上汽提出的听证会要求等等,都不妨是解决问题的积极举措。
在欧盟推出了加关税做法以后,上汽第一个据理力争的加以声明,并同时提出来要开听证会的要求,重申自己对欧洲消费者问心无愧的做法。而从其他企业的积极动作也可以看出,在欧盟腹地的匈牙利建厂以及与欧洲车企进行合资制造,无疑都是改变加收关税不利局面的关键,这就需要企业做到知己知彼的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问题,才是比什么都更重要的。
考虑到欧盟调查、加关税,是早有预谋的,而且破天荒的把企业分为多种类型加税,无疑是在制裁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瓦解国内企业的团结。所以,要保障与支持国内车企走出去,就不能简单的进行反制与发出声明,而是要在这些手段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查与研究,这才能够迫使欧盟取消加关税做法,也才能够为中国车企真正做到保驾护航!
客观地讲,由于国内汽车的强势崛起,已经从根本上动了欧盟汽车工业的奶酪。难怪,在调查与制裁中国车企的过程中,一些欧洲本地的车企,会走在前列摇旗呐喊,这就更凸显出了欧盟地方保护的真实面目。所以,我们的车企,要想让汽车出口成为主要的方向,就须先从产品的国际化、服务的国际化做起;先从消费者的需求入手,才是回击欧盟用地方保护节制中国汽车的最有力武器。如果,我们先自乱阵脚、甚至搞起来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内斗”,那才是最令人遗憾的呢......
凌 然
上一篇:豪车大降价、超巨遭重罚,市场到底怎么了
下一篇:电动汽车暴露的问题为何不容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