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逸达新设计的优势与薄弱
本月23日,长安汽车发布了全新的Lamore官图,并正式将这款新车命名长安“逸达”。这款车基于方舟架构打造,并采用全新家族设计,这就使长安逸达,可望成为新一代轿车设计的代表。
可以看得出,新车的外观方面,采用了长安汽车家族最新的设计语言,也就是长安UNI-系列开启的渐变式无边界进气格栅,由此,将这一设计移植到长安逸达上,自然也令人关注。这款车设计的点阵式的进气格栅,显现出大气的豪放结构,在中网的上沿左右,配以修长的大灯设计、不仅夸大了的进气口造型、也使车头更显张力!
尽管新车给人突出的第一印象,但也需要看到,设计上的嫁接以及为求心而求新的问题,也造成了长安新车设计整体与局部细衔接的生硬,甚至为未来设计的换代与升级平添了更多的难题,特别是在市场留给燃油车时间不多的情况下,这就是不断推崇概念的新设计,难免让人为形式与内容的差距而担忧。
在整体设计方面,比较起车头与尾部设计新颖夸张效应,整体俨然就难以跟上变化。虽然有些运动特征加持,也能体现刚柔并济的效果,但就是因为设计的细节不够以及衔接层面的生硬,就容易使新设计或多或少地流露出生硬与断层的效果。这就如同,在老款“宝马”车身上,硬加进去“蔚来”的设计,若再镶上UNI-车型的特点,自然难以呈现应有的设计创新效果了!
如果说长安新逸达新设计,有什么优势与薄弱的话,可以说都是非常鲜明的。在优势上,新车大胆移植了UNI-系列开创的渐变式无边界中网,并在车头强化使用大力角结构、大切割效果的改变,不能不让人第一印象感觉到了新设计的不拘一格。
而新设计更多的拿来,不仅让人产生生硬与不协调的感觉,而且,也难以使产生出应有的设计呼应。车头发动机盖上端设计,线条简练,起伏有致,颇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但中网设计又是超乎想象的大块面切割,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效果,就如同生硬的将中网格栅硬镶上的感觉,其和谐度确实有待商榷!看来,这款车以后若在升级换代,其设计难度确实是很大的。
新款车的动力,采用了1.5T蓝鲸发动机,虽然动力了得,也增强了新车的动力与操控性,但是不是选择的过于单一,也颇让消费者感觉到了换汤不换药!由此,长安新设计,能不能在燃油车生存越发困难的情况下,进一步支撑,还要看企业整体的升级需求与消费者体验后的期待如何。
这款新车所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其最大功率可达到170马力,最大扭矩为260牛·米,采用长安独创的AGILE高效超净燃烧系统,包含350bar高压喷射雾化燃油以及高滚流气道,这就使新车动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同时,新车也将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以及前轮驱动系统,综合传递效率可达到96%,WLTC工况下油耗仅5.99L/100km。不能不说,其动力与传动方面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在动力层面,长安汽车这两年依靠的蓝鲸动力,颇有些包打天下的感觉。这是否与企业理念上的不断突破能否相符,尚不好说的。因为,要造新型的中高级轿车,既需要在形式的横向方面不断扩张、又同时需要在技术动力上进一步深化,这才是保障新车不断深入人心的关键。尤其是,国内的企业往往都是将注意力放在可视的外形与内饰方面,容易忽略技术与动力的深入,自然就难以与国际接轨!更容易出现形式与内容不统一的问题。
别的不说,在北京曾引进过一大批长安出租车,虽然是设计不输任何厂家,但让北京的的哥们一经使用,问题就暴露无遗!不仅小毛病接连不断、而且更换配件也贵得出奇,这比较起的哥们用惯了的现代伊兰特,一下子就比出了差距!虽说,这是统一更换电动车以前的事了,质量上似乎也不能同日而语,但如果过多的重视概念形式、而不从内容着手创新,自然就会为以后的市场竞争平添不利!
所以,尽管长安汽车发誓要冲击高端,并不停的在车型换代上做文章,但考虑到产品精益求精是基础问题,这也给长安汽车新产品提出了不小的挑战。特别是,要想让新产品更丰富起来、要想让新设计、新动力更深入人心,既需要解决的单一动力的局限问题、更需在技术细节与设计整体和谐度上不断完善才成!否则,内容与形式的距离,或许才是让长安汽车发展不断要面对的新问题......!
凌 然